带好团队的核心:摸清禀赋、认清目标、扫清障碍、列清奖惩。
1、摸清禀赋,力求人和事的匹配
团队牵头人应摸清每一个团队成员的性格、能力甚至是健康和家庭状况,是帮助团队成员成长的第一步。摸清了成员的禀赋,也更有利于团队的分工,帮助成员找到合适的角色和位置。
我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角度评估成员,思维方式更有广度还是更有深度、主动创新还是按部就班、聪明异常或是勤奋过人 、坚韧专注还是勇于探索,擅长哪些领域,熟悉哪些工具和技能。“专注执行不容错型”和“勇于创新敢于试错型”显然也需要不太一样的成员。
2、认清目标,规划合理的成长路径
摸清禀赋指成员的现状,那认清目标就是筹备未来。未来当然也包含两层含义:成为什么样的人,做成什么样的事。事是团队乃至企业的目标,要由团队成员来执行;成为什么样的人,就是个人的成长目标,来自于工作、学习乃至生活中的磨练。
找出个人的成长目标一般分三步:找寻榜样,自省差距,分解突破。榜样可以是身边更出色的前辈,也可以是业界的大牛,甚至是几个实例的综合体,自省差距往往也可以和摸清禀赋结合在一起,然后从众多的差距中找到一个相对好入手、好训练、有助于成事的点,进行突破。
3、扫清障碍,扶上马还得送一程
认清了人和事的大目标、分解逐个突破的小目标后,我们已经能够和团队成员一起设计出一些可行的路径,也许这条路径并不完善,还需要不断修正,但是至少这时,团队成员可算是在成长快速道路上入了门。接下来团队的牵头人,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帮助成员一起扫清路径上的各种障碍,俗语也叫“扶上马还得送一程”。送一程干的事情无外乎卸包袱、供粮草、 共填坑、调节奏、把方向之类。
在成长之路上提速的整个过程,也和驾驶手动挡汽车起步提速一样,踩离合(也就是卸包袱)、给油(也就是供粮草)都必不可少,坡起时还要借助刹车(也就是共填坑),即使右手不断换挡(也就是调节奏),也要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(也就是把方向)。
合理的分配任务,尽量排除偏离个人成长目标(但是可能适合其他成员)、又耗费工时的工作事项称为卸包袱;提供攻坚所需的关键性的数据、硬件甚至是经费称之为供粮草;遇到困难和棘手问题,作为牵头人自己不能退缩,不能甩锅,甚至要敢于背锅,授权成员去试错,要和成员一起战斗,这才是共填坑;
如果团队的牵头人,并不享受带领团队成长“扶上马送一程”的过程 ,也不认为成为一个好的团队牵头人是自己的成长目标,那么请大胆的告诉你的领导,你更适合技术专家、科学家、架构师的角色,请婉拒团队的管理者、牵头人的任命,请不要把你自己的刻意训练时间累计在你不想要、不享受的目标上。
4、列清奖惩,用惩罚警示,用奖励提速
避免功过相抵的糊涂帐,团队成员和团队牵头人一起设定的目标,既是承诺也是对赌,奖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得失,更多是一种仪式,奖是仪式上的凯歌,惩是仪式上的警钟。
在对具体的成员进行惩罚之前,请各位团队牵头人先自我检讨三个问题:
我是不是足够了解这位犯错的成员,包括这位成员最近的健康、家庭等外部环境变化?
我有没有错配人和事,让成员从事了既不胜任亦不享受的工作?
我有没有帮助成员找到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路径,并在路径上做好保障?
将奖品奖金和团队的谢意,直接寄送给获奖成员的家人,让军功章的另一半一起分享成员的成就,让成员在家庭获得认同,也是一种有温度的奖励;忽略年龄和资历的桎梏,给予充分的授权,允许年轻的杰出成员,独立带领一支年轻的新团队,给予年轻人更重的责任和更深的信任,也是很好的奖励。
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动或被动的扮演很多的角色,但是趋利避害、改善境遇是共通的发自人性的需求。如果说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一种不作为,那么“人己共欲,施之援手”就是一种共赢的主动选择。带领团队快速成长,靠的一定不是鞭子,而是每个成员各自所需、且无法拒绝的果子;找到那颗果子、那棵果树,规划前往果园之路,这条路才会是有助于成员成长的高速公路。